今天给大家说一下,骨盆修复和盆底修复之间的“暧昧”关系

作者:admin 浏览量:18 发布时间:2023-05-22 返回上级

经常看到妈妈们在讨论是否有必要去做骨盆修复,现在正在做盆底修复,能同时进行骨盆修复吗?你是否也有纠结这个问题?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有关骨盆修复和盆底修复的问题。


一、先来认识下什么是骨盆、盆底肌。

骨盆是由骨骼构成的盆状物,包括了两块大的骨盆骨,在脊椎的底部(骶骨)下方联结,称为骶髂关节。骨盆骨的联结,在前方有一关节,称为耻骨联结。在脊椎骶骨的下方,有四块小的骨骼,构成了尾骨。


盆底肌想必妈妈们更了解一些,是指围绕骨盆底的肌肉群,它就像一道紧密相连的绳索吊住固定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器官位置。

作用功能: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缩度、对夫妻生活和谐极有好处。

盆底肌损伤障碍:性生活不满;严重时哈哈大笑时、跑步、跳绳等运动漏尿、子宫脱垂等。


二、现在该说重点了,骨盆修复和盆底肌修复一样吗?

其实这两者是包含的关系,也就是说盆底修复是骨盆修复的一种,骨盆修复包括:盆底的修复和骨盆的正位。

所谓骨盆打开,不是真的骨盆开了一个口,而是原本封闭的骨盆随着包裹骨盆的盆底肌肉群弹性受损而导致的松弛。

骨盆位于我们人体的正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耻骨联合不闭合,在张开的状态下,很容易引起错位,稍稍错位就会引起腰疼、腿疼,严重的长期错位,还会引起脊柱侧弯,还有的妈妈产后几年内一直容易崴脚。还有骨盆变宽造成屁股塌陷,小腹突出,子宫、内脏无法归位。


三、骨盆修复到底修复的是什么?

骨头:是不会变大变小的,即使经历了生产也不会因此而变大,更不会因为你做了骨盆修复而缩小。

关节:组成骨盆的关节是能够微微活动的,被称之为微动关节,一旦这些关节发生错位、分离时,会让你疼痛难忍、坐卧难安,难道你会认为关节的微微变化就能导致的骨盆变大?并不会。

韧带和肌肉:在孕期,盆底肌就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由于激素、体重、体围和腹腔体积等的变化使得盆底肌处于持续的受压状态,会逐渐松弛,加上子宫逐渐增大使得盆底肌被拉长无力,而分娩的过程又会进一步对盆底造成损伤,也就是说,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生产后都需要盆底肌修复。

无论是盆底肌修复还是骨盆修复,他们的核心都是围绕着盆底肌的修复进行,而骨盆修复则还要针对骨盆错位进行纠正,而纠正的主要目标是韧带和肌肉,并不是指骨头的缩小。

四、骨盆变形的7个信号

宝妈们学会自我测试,自我判断,以便及时矫正恢复

1.腰痛,尤其是站立和身体前倾时即出现

2.耻骨疼痛、臀部疼痛。

3.腰腹部赘肉滋生,身材走样。

4.四肢浮肿严重,出现发胖状。

5.腰部以下两边有不对称情况。

6.腰部后方下面两侧非常厚硬, 两边的腰是否一前一后,或一高一低。

7.测量膝盖到地板的距离,右侧高于左侧表示右侧骨盆朝右上歪斜,反之则朝左上歪。


五、何时进行骨盆的修复?怎么修复?

顺产妈妈产后2~3天,剖腹产妈妈产后一周左右就应该使用骨盆带固定骨性结构。躺在床上,在外阴不疼痛的情况下,进行会阴收缩锻炼和盆底肌恢复训练。

 

2、男女通用的凯格尔运动。凯格尔运动是1948年美国医生阿诺·凯格尔所提出的发现,通过有意识的收缩放松尿道、肛门的肌肉,来预防产后女性尿失禁。具体做法在我们如初康复APP文章内写的很详细。妈妈们可以去看下一下。

六、产后需要注意的行为动作:

1)床垫软硬要注意

太软的床使睡眠时身体下坠,太硬的床对人体较重的骨盆部位产生压迫,都会引起骨盆歪斜。所以理想的床具应该软硬适度,在我们仰卧时身体曲线与床垫完全嵌合,由头面部、胸廓、骨盆一起为脊柱提供水平支撑力

2)告别二郎腿

跷二郎腿时,骨盆和髋关节由于长期受压,容易酸疼,时间长了骨盆在不知不觉中就歪斜了,可能出现骨骼病变或肌肉劳损。专家建议,长期坐着的人最好保持正确坐姿,腰部挺直,膝盖自然弯曲,保持双脚着地。

3)不要将全部希望都交给紧身衣

紧身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骨盆变形,但决不要把纠偏重任全都交给它,经常穿紧身衣会因为下半身捆绑过紧而易发生妇科炎症,还容易引起器官下垂等问题,所以提倡大家使用骨盆带,少用收腹带、紧身衣。

4)少穿高跟鞋

人体工程学专家研究发现,高跟鞋会给踝骨和膝盖增加负担,使腿和骨盆的肌肉容易疲劳。

总结:

骨盆修复和盆底修复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促进的。对骨盆的矫正也有利于促进盆底的康复!

产后6个月是黄金修复期,效果最理想。修复要趁早!科学锻炼康复最可靠!